試聽 - 01 秋歌
02 歌
03 紅玉米
04 鹽
05 乞丐
06 戰時
07 遠洋感覺
08 水手.羅曼斯
09 巴黎
10 倫敦
11 芝加哥
12 印度
13 瘋婦
14 給橋
15 給超現實主義者
16 唇
17 如歌的行板
18 下午
19 復活節
20 一般之歌
聆聽詩壇最迷人的聲音觀賞
一場跨領域詩劇場演出閱讀
一代文學大師的傳薪與傳世
詩與民主是分不開的,在今天的時代裡,我們一再誦讀瘂弦的詩歌,不只是因為我們珍惜台灣文學所代表的過去,也正是我們珍惜台灣文學所代表的未來。——王德威(中央研究院院士)
他的詩句背後常常隱藏著某種期待、某種願望。那樣的願望可能會實現,也可能不會實現,就像一個夢一樣,我們可能讓它化為真實,可是有時候永遠就是一個誘惑的力量,讓我們繼續追求下去。——陳芳明(政大台文所教授)
| 內 容 簡 介 |
文壇大師 瘂弦
他來自河南鄉野,歷經戰爭與流亡,看見人性卑微與國家苦難。他承襲中國現代詩風,以詩描繪時代的荒謬與黑暗;希望與力量;過去與未來。他又在創作最高峰封筆,此後綜編雜誌刊物三十餘年,成為文化推手,撐起台灣文學的黃金年代。
| 本 專 輯 收 錄 |
(一) 瘂弦朗誦有聲詩CD(全長50分鐘)由詩人親自挑選、朗誦、全新錄音製作
(二) 紅玉米之歌 詩劇場DVD (全長1小時37分28秒)以瘂弦的詩為靈感,一場揉合影像、舞蹈、音樂、朗誦等藝術的創意文學展演。由瘂弦親自領銜上台,八位重要詩人:白靈、向陽、吳晟、須文蔚、陳育虹、陳義芝、楊佳嫻、廖咸浩共同接棒演出。
本名王慶麟,河南南陽人,ㄧ九三二年生於中國農村,青年時代於大動亂中入伍,隨軍輾轉來臺;復興崗學院影劇係畢業後,服務於海軍。曾應邀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創作中心,嗣後入威斯康辛大學,或碩士學位。 瘂弦以現代詩飲譽文壇,其詩全集有洪範版定本《瘂弦詩集》行世,影響深遠。在創作之餘,主編《創世紀》《幼獅文藝》及離合報副刊等重要期刊雜誌近四十年,文學經驗豐富,觀察入微,體會多樣,長期維持優越精緻的品味,思想深刻,人情練達,允為當代文學大師典範,2015年趨勢教育基金會特別為其舉辦『一個時代的舞台』系列活動,向瘂弦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