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原生抒情論——反思《詩》《騷》傳統

楊儒賓
01:13:43
537
想知道最新課程資訊?
已經有帳號了? 請登入
會員獨享權益
learning個人化學習紀錄
point不定期贈送購課金
此為免費課程
糟糕!無法播放此影片,已通知相關人員處理,請稍後再試。
原生抒情論

演講

01:13:43
這堂課將告訴你

屈原所創的文體

「抒情」與中國天地觀

課程介紹

「抒情」如果是中國詩的特色,此特色不能不指向《詩》、《騷》。在儒家文化論的大傳統中,「情」被視為道的開顯,它一方面指向超越的層次,情是天(太極、性體等)透過人性的結構之外顯;一方面則是一種具有歷史社會總體性的人性之外顯,情是大寫的情,抒情是對天的回應,也是對整體世界的回應。而當代由陳世驤、高友工等人所提出的「抒情傳統說」則將「情」放在「個體」下定位,一種新的、人的角度——所謂純文學的角度,卻可能窄化《詩》、《騷》該有的高度。本場講座即希望將「原生抒情論」與「現代抒情論」這兩種對於人觀的不同折射作一對話,並藉此重新省察五四以來新文化的新義與遮蔽。

本講座為趨勢經典文學劇場『屈原遠遊中』系列演講

於2016年4月16日於國家圖書館舉辦

關於講師
楊儒賓130.jpg
楊儒賓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2011年成立臺灣中文學會,並擔任理事長。曾任國科會人文處中文學門召集人,屢獲國科會優等研究人員獎、國科會傑出研究人員獎。主要研究領域爲先秦哲學、宋明理學、東亞儒學、身體理論、神話思想等。著作有《儒家身體觀》、《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從《五經》到《新五經》》、《1949禮讚》、《儒門內的莊子》。

Q&A 問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