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3)

【預購】哲學家的繪畫觀看與美學思考

蔡士瑋
02:04:24
想知道最新課程資訊?
已經有帳號了? 請登入
會員獨享權益
learning個人化學習紀錄
point不定期贈送購課金
此為付費課程,需購買觀看完整課程
無限期觀看
NT$2240
糟糕!無法播放此影片,已通知相關人員處理,請稍後再試。
繪畫與哲學的思辨

試看片 - 課程簡介

00:02:58

試看片 - 第一講

02:01:26

 無限期觀看 - NT$2240

NT$2800

預購方案享有8折優惠,優惠期限至7/31,影片陸續於7/20更新上線。
這堂課將告訴你

導論:從洞穴開始—思想、形象與繪畫的交織

畫出不在場(1656):傅柯談委拉斯貴茲〈宮女圖〉

對瘋狂的描繪(1792-1823):哥雅和傅柯

中產階級的解放與自由(1859-70):馬克思與馬奈

頭骨的真理(1866-1904):黑格爾和塞尚

藝術作品的本源(1890):海德格談梵谷

真理作為女性而顯現(1899):尼采與克林姆

天使的救贖(1920-1940):克利和班雅明

課程介紹

(目前課程為預購期,課程共7講,將於8/10起每週陸續上線)

繪畫與哲學的關係為何?

圖像或繪畫與文字之間的關係:gramme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普魯斯特:畫中有思想,我們應該就圖像開始思考

如何對形象或圖畫思考?如何用圖像思考?如何建立圖像與思考的關係?

本課程通過幾幅藝術史上面的重要畫作和哲學史上重要的經典文獻來對照與聯繫這個主題,

讓我們一同思考:思想和繪畫之間本身是否需要建構?

關於講師
26850279_10155189400307314_1443589874794428401_o
蔡士瑋 哲學學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哲學博士,現兼任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研究領域為政治與文化哲學中身分認同及語言問題。博士後研究則是關於德希達猶太身分認同和彌賽亞政治神學問題。回國之後同時兼任屏東南州「水林藝術空間」策畫及策展人,並著手台灣美術史和藝術美學的相關研究。

Q&A 問題討論

 無限期觀看 - NT$2240 NT$2800

預購方案享有8折優惠,優惠期限至7/31,影片陸續於7/20更新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