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期觀看 - NT$3600
NT$4500
孟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及研究現況
如何進入孟子的心靈世界(進路、行年、孟子自述)
孟子與滕文公(孟子與縱橫家的差異)
孟子與梁惠王(義利之辨)
孟子與齊宣王(君臣之際中孟子的自我定位)
孟子去齊(儒者的歷史實踐)
孟子與他的弟子(「士」的出處進退)
孟子對當時學派思潮的批評(力闢楊墨、神農家的接觸)
孟子是主張性本善?還是人性向善論者?
孟子論天人關係
關於孟子性善論的理解,在近五十年裡,曾聚集了兩岸最多學者的關注。其間,更有宗師級大學者如牟宗三、勞思光等先生的投入,使得孟子學在當代中國哲學的發展中,具有指標性的地位。然而,不幸的是,如果我們仔細閱讀這些前輩學者的作品,他們之間雖然具有一些共識,但也存在著許多嚴重的分歧。問題是,我們面對這些當代學者詮釋上的分歧與爭議,我們應該如何取捨?孟子的人性論,究竟應該如何理解?
本系列課程,為了撥雲見月,釐清當代孟子學所詮釋的混亂,首先,放棄大部分學者自覺或不自覺地,所採取的西方哲學普遍主義的思考路線 ,草率地將《孟子》文本,從戰國時代這個孟子真實的生命實踐的歷史脈絡裡抽離,逕自將他的人性關懷,鎖定在一個遺忘具體性與差異性的抽象層次,做純理論性的探索。相反的,本系列課程採取孟子自己建議的讀經路徑,「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亦即通過「知人論世」的進路,從孟子生命實踐各重要階段的行事與言說,具體地還原出孟子精神世界的面貌,進而確認他言心言性、談天說道的意義脈絡與指向,讓《孟子》文本自己說話,呈現他對性命天道獨特與眾不同的看法。
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畢業,專長道家哲學、儒家哲學與中西形上學比較。先後任教於銘傳商專(現銘傳大學)、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與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等校,曾任南華管理學院(現南華大學)哲學所任教,並擔任教務長、副校長要職,2001-2008年接任為醒吾技術學院校長、新竹明新科技大學校長。現為明新科技大學講座教授。著有《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
無限期觀看 - NT$3600 NT$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