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看片 - 電影預告
電影正片
30天有效期觀看 - NT$150
是誰傳下這詩人的行業?黃昏裡掛起一盞燈。《如霧起時》以鄭愁予同名詩作為嚮導,從詩人煮酒焚葉星座聚首的燙熱年代,到愛荷華時期的衝激,以及耶魯任教時的靜定與博觀,引領觀眾暢遊詩人廣大的文學歷程。
鄭愁予 Zheng Chou-yu
鄭愁予(1933-),成名甚早,〈錯誤〉、〈賦別〉等作數十年來傳誦不衰。2005年落籍金門,是金門一大盛事。早期詩作因為心懷故土,家國之情與流放意識濃厚。70年代以後,流浪情懷不復,語言節奏感逐漸放鬆。近三十年來鄭愁予詩以文人情懷與現實餘裕為基礎,想像與體悟翻上一層,顯示一種他人難以模仿的情調,雖無早期的浪漫詠嘆,卻更為顯示技巧的爐火純青。
導演:陳傳興
出品:目宿媒體
關於導演陳傳興
法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語言學博士,行人出版社創辦人,主持翻譯《精神分析辭彙》。拍攝紀錄片包括有《移民》、《阿坤》、《鄭在東》、《姚一葦口述史》等。屢應各大國際研討會之邀,發表影像方面論文,其特出觀點及論述,每每引起學者熱烈迴響。
目宿媒體於2009年由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支持創立,「目宿」意為「目光停駐之所在」,以當代影音媒介,傳遞文學的美好價值,創造令人目光停留的影像作品。創業作《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文學家紀錄電影,紀錄在臺灣土地上書寫動人故事的文學家,讓文學的醇香穿越銀幕與書頁,發酵成令人醉心的閱讀體驗,期待與更多觀眾和讀者,因電影而相遇,因文學而相知。 《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一系列於2011年推出,將林海音、周夢蝶、鄭愁予、余光中、王文興、楊牧等六位臺灣戰後文學家的生命與創作經歷搬上大螢幕,透過導演的敘事手法,將文學家的生命與創作底蘊充分展現,讓人們更關注影響臺灣文學數個世代的作家,打開沉寂多年的臺灣文學影像動力。 2014年,時值《創世紀》詩刊六十年社慶,以「詩的照耀下」為題,再推出《無岸之河》及《如歌的行板》兩部詩人電影。 2015年,第二系列七部電影聯合發表,呈現同時代的四部臺灣文學家、三部香港文學家電影,紀錄四位臺灣文學家瘂弦、洛夫、白先勇、林文月,以及三位香港文學家西西、也斯與劉以鬯,以文學之眼,望見大時代的悲欣,拓展「他們在島嶼寫作」涵蓋的文學史脈絡可能性。 2018年,目宿媒體全新推出《我們在島嶼朗讀》系列,擷取經典作品最具感染力的動人片段,邀請文學家們獻聲朗讀,讓文字乘聲波傳遞,滲入內心,喚醒視覺及自媒體時代冬眠許久的聆聽,重溫文學的感動。